全校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的实施,紧密结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要求,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教党〔2019〕42号)要求,引导广大教师守教育报国初心,担铸梦育人使命,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经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中心决定组织开展“守初心、担使命、铸师魂、强本领——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专题网络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1.提高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立场。引导广大教师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理解、阐释和运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引导广大教师常葆教书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立足岗位、砥砺奋进、担当作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提升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提高师德践行能力,使师德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人格魅力启迪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二、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至2020年1月10日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本次培训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平台组织实施,培训期间学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www.enaea.edu.cn)进行注册,登录后绑定学习卡卡号,即可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分课程学习、交流研讨、心得撰写、在线考试四个环节。
(一)课程学习
本次培训结合参训对象工作实际分类设计培训内容,设置“政治理论与政治方向”“教育初心与育人使命”“教育理念与政策法规”“师德修养与师德培育”“教研技巧与专业成长”“师德智慧与职业幸福”等课程模块(见附件1)。参训学员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学完成不少于2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二)交流研讨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结合培训心得和本校实际进行网上集中研讨,也可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线下自行组织开展讨论。此外,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将设立主题研讨区,参训学员可在论坛内与全国的教师同仁进行广泛地互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三)心得撰写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需结合培训目标、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正确认识与如何践行”等内容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学习心得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成果。
(四)在线考试
参训学员在完成规定学时的课程学习后,需参加在线考试,重点考察教师职业规范、准则等相关内容,题型为单选、多选、判断,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合格。
培训结束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向完成培训各环节考核要求的参训学员发放学时证明,学习时长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四、学习要求:
参训学员需按照要求完成培训各环节学习、考核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可视作完成当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要求。各学院需对参训人员的学习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学员个人完成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学院培训完成情况纳入二级部门年终考核内容。
五、各学院培训名额分配如下: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4人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4人
电气工程学院: 4人
自动化工程学院: 4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3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 3人
数理学院: 3人
外国语学院: 3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2人
体育部: 2人
国际交流学院: 1人
艺术教育中心: 1人
工程训练中心: 1人
六、申报程序:
各学院于11月 2日前把名单报教师工作部思政科。联系电话:61655046
特此通知!
教师工作部
2019年10月29日
“守初心、担使命、铸师魂、强本领
——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专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及职务 |
政治理论与 政治方向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秦 刚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
从文盲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建国70周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辉煌成就 | 高书国 |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高校内涵发展 | 钟秉林 |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 | 王定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 |
坚持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王炳林 |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
教育初心与育人使命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 陈冬生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主任 |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标 | 曹鹏飞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 | |
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人民教师肩负使命担当责任赋予力量 | 李 方 | 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 | |
铸魂育人,以文化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思考 | 俞明祥 |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 |
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 曲建武 |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 |
教育理念与政策法规 | 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 姚金菊 |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 |
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师权利及其法律保护 | 蔡海龙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 |
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与应对 | 王大泉 |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 |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养——师德失范案例警示教育 | 石连海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教授 | |
师德修养与师德培育 | 儒家人文精神与教师素养 | 张奇伟 | 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教授 |
师德师风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 | 姚小玲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 |
责任高于热爱 师德见于平凡 | 王国英 | 保定学院教育系主任 | |
从史学精神看高校教师人文素质提升——从求学生涯和我的老师们谈起 | 朱孝远 | 北京大学教授 | |
国学·修身之道——读《四书》,谈学习系列微课 | 陆林祥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 | |
教研技巧与专业成长 | 做国家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谈教师师德和素养、教学方法与艺术 | 张学政 | 清华大学教授 |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 张黎声 | 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授 | |
如何打造信息时代的金课 | 王竹立 | 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培训专家 | |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巧技能 | 刘平青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 | |
师德智慧与职业幸福 | 我的老师们 | 武际可 |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 |
做一个快乐的教书人——一位工科大学教师的教书心得笔记 | 曲洪权 | 北方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责任教授 | |
步入师德艺境 体验职场幸福 | 刘惊铎 姚亚萍 | 国家开放大学教授 | |
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压力管理与职业倦怠预防 | 伍新春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 |
幸福之道——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提升 | 国智丹 |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师 |
说明:1.具体课程或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