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决定组织开展“厚植弘扬师德风尚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专题网络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任务目标和重要举措,牢牢把握继承和发展、高线引领和底线要求、严管和厚爱的关系,促进广大教师模范遵守职业行为准则规范,推动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维护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2019年5月20日至2019年7月20日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本次培训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平台组织实施,培训期间学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www.enaea.edu.cn)进行注册,登录后绑定学习卡卡号,即可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分课程学习、交流研讨、成果撰写、在线考试四个环节。
(一)课程学习
本次培训结合参训对象实际分类设计培训内容,开设“夯实政策理论 坚定政治方向”“加强法规学习 深化师德认知”“遵守职业规范 守好师德底线”“加强自我修养 维护职业形象”“潜心教书育人 彰显师德智慧”“学习先进典型 弘扬师德风尚”等课程模块(见附件1)。参训学员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学完成不少于2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二)交流研讨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结合培训心得和本校实际进行网上集中研讨,也可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线下自行组织开展讨论。此外,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将设立主题研讨区,参训学员可在论坛内与全国的教师同仁进行广泛地互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三)成果撰写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需结合培训目标、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围绕“立德树人铸师魂 不忘初心正师风”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成果。
(四)在线考试
参训学员在完成规定学时的课程学习后,需参加在线考试,重点考察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系列文件相关内容,题型为单选、多选、判断,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合格。
培训结束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向完成培训各环节考核要求的参训学员发放学时证明,学习时长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四、学习要求:
参训学员需按照要求完成培训各环节学习、考核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可视作完成当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要求。各学院需对参训人员的学习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学员个人完成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学院培训完成情况纳入二级部门年终考核内容。
五、各学院培训名额分配如下: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4人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4人
电气工程学院: 4人
自动化工程学院: 4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3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3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 3人
数理学院: 3人
外国语学院: 3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人
体育部: 2人
国际交流学院: 1人
艺术教育中心: 1人
工程训练中心: 1人
六、申报程序:
各学院于 4月 26日前把名单报教师工作部思政科。联系电话:61655046
特此通知!
教师工作部
2019年4月16日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及职务 |
夯实政策理论,坚定政治方向 |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 顾海良 |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 | 王定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 |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 | 公方彬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 | |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 杨凤城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 |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微课 | 徐 斌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
加强法规学习,深化师德认知 | 法律基础知识 | 王俊伟 | 辽宁华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
新时代大学治理面临的新形势与《高等教育法》的修订 | 王大泉 |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 |
教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 石连海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教授 | |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释义 | 解汉林 | 教育部学生司学籍学历管理处处长 | |
遵守职业规范 ,守好师德底线 |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解读系列微课 | 微 课 | |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系列微课 | 微 课 | ||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 王敬波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
如何走出科研评价与科研诚信困局——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 段伟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 |
师德与得失 | 王士祥 |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 |
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与道德 | 肖群忠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 |
加强自我修养,维护职业形象 | 新时代的期望与教师的担当 | 骆承烈 |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
教师的文化素养 | 李 芒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
加强自我修养,维护职业形象 | 高校青年教师沟通巧技能 | 刘平青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 |
教育与幸福 | 文东茅 |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 | |
师德师风建设与传统文化 | 姚小玲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促进 | 樊富珉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 | |
潜心教书育人,彰显师德智慧 | 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专题 | |
甘守三尺讲台 争做“四有”老师 | 林冬妹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 | |
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 | 陈晓端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 |
如何让你的学生爱上学习 | 李丹青 |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院长、教授 | |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系统化研究:理论探索、技术构建与组织变革 | 韩锡斌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
学习先进典型 ,弘扬师德风尚 | 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 曲建武 |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
如何做一个温暖的老师 | 路丙辉 | 全国师德标兵、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 |
陈浩明等 | 复旦大学报告团 | ||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 孙友宏等 | 吉林大学报告团 | |
陈先达:行走的马列字典 | 专题片 | ||
绵阳师范学院师德标兵与师德先进集体 | 微 课 | ||
榜样3 | 专题片 |
说明:1.具体课程或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