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负责人简介
李和兴教授,上海电力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光催化专委会名誉主任、中电联首席专家。Appl. Catal. B副主编,入选Elsvier高被引学者,在Nature Sustain.、Nature Commun.、JACS、Angew等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H因子84,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二、团队成员
朱瑞、时鹏辉、吴江、林佳、仇中柱、刘永生、姚伟峰、张蝶青、王娟、吴泉军、官贞珍、郑莉、刘建峰、袁斌霞、李庆伟、李冬、王程遥、李敏、卞振锋、刘晓霖、朱燕艳、罗晓婧、竺筱晶
三、团队建设成果
1. 获批基金委重点项目,凸显团队创新力
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筑物和车辆外表面压电光催化净化空气的研究。旨在开发建筑物和机动车外表面涂层压电光催化剂,不影响基底外观和透光度,太阳光驱动光催化去除污染物,实现自清洁和空气净化,易操作、低成本、长效化,已应用于中共一大会址、崇明生态大道、杭州亚运会主场馆等,力争使每幢大楼、每条道路、每辆机动车成为空气净化器,为空气质量达优开辟新途径。
2. 担任学术组织要职,增强团队影响力
团队带头人李和兴教授担任环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 Environmental副主编,该期刊创刊于1992年,由Elsevier出版,侧重于环境、能源和催化等领域研究。
3.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团队竞争力
团队实现了千万级项目的突破1万吨/年退役三元动力电池黑粉循环利用项目,该项目优势在于低共熔溶剂浸出效率大于99%,避免了使用强酸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高效剥离剂在预处理阶段将电极材料剥离减轻了后续处理的压力;工程实践该工艺锂的提取率工业上可达90%以上;自主研发高效萃取剂的萃取效率和市面上的Cyanex272相当,但成本更低,解决了退役三元动力电池黑粉大规模循环利用问题。
4. 攀登基础研究高峰,彰显团队引领力
团队开展了钙钛矿光电材料的光物理机理研究,以二维层状钙钛矿为平台,同时调控二维层状钙钛矿中缺陷态密度与声子散射强度等因素,进一步利用具有温场调控功能的瞬态吸收光谱研究并揭示激子弛豫过程中的超快物理过程,揭示了二维锡基钙钛矿发光机理,为进一步优化二维锡基钙钛矿的发光效率提供了方向性指导,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5. 开发国家级一流课程,推进团队辐射力
团队开发的《绿色校园能量转换、收集与EMS管理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虚拟仿真实验类国家级一流课程。该项目被东方教育时报、科学网在线和纸质版等媒体相继报道。学生可在虚拟场景中开展风电、光电能量转化基础性实验;空气能收集和储能的综合性实验;以及EMS管理系统优化的探究性实验,为能源电力特色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6. 获正国级领导批示,增强团队推动力
团队撰写的智库专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输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被上海市委办公厅录用,并获得正国级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