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存储转化与安全防护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3-12-28浏览次数:1548


一、团队负责人简介

闵宇霖教授,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上海市曙光学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获得者,中国化工学会新材料专委会委员,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从事能源存储材料和储能安全研究,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中国腐蚀防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二、团队成员

徐群杰、刘海梅、张俊喜、张大全、葛红花、周振、郭海兵、彭怡婷、张昉、蒋波、周桃、吴伟、周天舒、安莹、夏丽刚、朱晟、郭文瑶、曹怀杰、夏庆、高庆伟、潘慧、唐睿、李瑾、谷建

三、团队建设成果

1. 打造科研强队,扩大学术影响

团队着力打造一只科研能力好、科研成果强的专业队伍,努力提高团队科学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团队荣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诸多奖项;承担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19项,项目到款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授权发明专利29项;在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等重要国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21余人次,在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等期刊担任编委职务20余人次;成立了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力大学分中心,创建了上海市电池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助力上海电力大学成为全国唯一拥有电池检测证书的高校。

2. 秉持育人初心,提高教学水平

团队秉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育人初心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探索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科创能力。团队配合学校获批上海市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获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解决国家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的情况。团队成员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赛二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以上奖励超过30余项;荣获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获批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门;编著了具有一定教学影响力的教材3本。

3. 重视教师培养,开展人才引培

团队高度注重团队高水平人才的引入与教师的培养,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纳入团队目标建设中,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工作情况,切实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促进团队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所进步与突破。团队成员徐群杰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徐群杰教授和闵宇霖教授进入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团队新培养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新引进省部级青年人才1人,新培养省部级青年人才7人次,包括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1人、上海市晨光计划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1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3人。